狠狠撸
Submit Search
通脈三藥 任之堂阅读笔记
?
1 like
?
1,523 views
Kuan-Liang Lin
任之堂阅读笔记
Read less
Read more
1 of 6
Download now
Downloaded 18 times
More Related Content
通脈三藥 任之堂阅读笔记
1.
通脈三藥治頭項 川芎、丹參、葛根 通脈三藥治頭項 川芎、丹參、葛根 頭為諸陽之會,陽氣升不上來會暈,濁陰降不下去會暈,頭腦中血脈閉阻 不通也會暈。升腦中陽氣,以升督脈、膀胱經為主,降腦中濁氣以降陽明 胃腸為主。 1.葛根升陽氣,還能夠緩解頸部經脈拘急,因為葛根是蔓藤,長得非常長, 能通達人體十二經脈。色白入氣分,升陽氣。 2.丹參乃活血養血妙藥,還能清心安神,以其色赤入心故也。俗話說,一味 丹參飲,功同四物湯,丹參一味藥,就把活血與養血兩方面照顧到了。 3.川芎既是引藥也是主藥,頭腦清陽不升引起的頭暈頭痛少不了川芎。古人 稱川芎上行頭面,下行血脈,旁開鬱結,
2.
良之堂製圖良之堂製圖 左升左升右降右降
3.
川芎(達陽於陰中,貫陰於陽中) 川芎-入肺宣散衛氣、通調水道、流暢血行 -入肺提升衛氣=>營血推動=>血行則氣行 川芎-入肺宣散衛氣、通調水道、流暢血行 -入肺提升衛氣=>營血推動=>血行則氣行 辛溫 入肝膽心包 功效: 1.治寒痹及津攣緩急、寒冷氣心腹堅痛(入肝臟生血分陽氣) 2.使陽氣入血以行肝氣 3.治少陽經(頭兩側)血鬱氣滯頭痛 4.升發以行血(比較:當歸是橫散行血)
4.
葛根(起陰氣,發散陽邪) 葛根-入脾調和營衛葛根-入脾調和營衛 甘平 入脾胃 功效: 1.治消渴=>入脾化太陰溼土,以胃行其津液 2.升陽生津,脾虛作渴 3.治嘔 4.治身大熱(曳脾陰以至肺,陰陽並至,津氣兼升)=>起陰氣,散胃陽之鬱熱
5.
丹參(苦寒推動營血之鬱熱) 丹參-推動心氣助營氣以活血=>邪陽得平 -苦入心=>可作用於脾土散淤結 丹參-推動心氣助營氣以活血=>邪陽得平 -苦入心=>可作用於脾土散淤結 苦微寒 入心肝血分 功效: 1.治心腹之積聚癥瘕=>活血化瘀(推動營血之鬱,寒能勝熱,去血熱而養血活血) 2.可祛瘀+補血(去淤>補血)
6.
川芎(達陽於陰中,貫陰於陽中) 【性能】 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效】 1.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全身都能使用,溫燥藥,津液不足慎用) 2.血瘀氣滯痛證。本品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止痛,為“血中之氣藥” 3.行氣。氣滯血瘀,肝鬱的祛風止痛。 4.頭痛,風濕痹痛。 5.本品辛溫升散,能“上行頭目”,祛風止痛,為治頭痛要藥,無論風寒、風熱、風濕、血虛、血瘀頭痛 均可隨證配伍用之! 6.此外,燥濕,往往用在中焦濕瀉。 葛根(起陰氣,發散陽邪) 【性能】 甘、辛,涼。歸脾、胃經。 1.解表退熱:表證發熱,頭痛項強(有很好的退熱功效)(外感風寒表實證:葛根+麻黃;外感風寒表虛 證:桂枝+葛根)(近年常用於高血壓引起的項強) 2.透疹:麻疹透發不暢 3.生津止渴:胃熱口渴
清熱生津(生津是屬於補虛 甘味的範疇) 4.升陽:升舉脾的陽氣大便稀溏,瀉痢(脾虛,清陽不升。有升脾陽,化水濕的方法止瀉。治療脾虛久泄) 丹參(苦寒推動營血之鬱熱) 【性能】 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功效】 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活血消癥 活血療傷) 1.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後瘀滯腹痛。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及風濕痹證。 3.瘡癰腫毒:本品性寒,既能涼血活血,又能清熱消癰,可用於熱毒瘀阻引起的瘡癰腫毒,常配伍清熱解 毒藥用。 4.熱病煩躁神昏及心悸失眠。本品入心經,既可清熱涼血,又可除煩安神,既能活血又能養血以安神定志。 5.反藜蘆,孕婦慎用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