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撸

狠狠撸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On Liberty  by John Stuart Mill 章節概述 導讀人:胡全威 台大政治學博士 2010.04. 19 [email_address] http://politicsvocation.blogspot.com/ 高中人文資優課程 政治學門經典導讀
第一章 引論 論自由 公民自由、社會自由 Civil Liberty or Social Liberty 「社會對個人可以合法行使權力的性質和限度」 焦點不在於國家與人民之間 社會與人民 輿論與個人 多數決與個人( p.27-28/p.1-2 )
討論焦點: 在什麼原則之下,社會(集體、輿論、政府)才可以干涉人們的自由? 一般都依賴習俗 该管不的不管;不该管的,又在管
彌爾的答案 傷害原則( harm Principle ) 社會可以對個人進行強迫的干涉 「只有基於自衛的目的,人類才有理由,集體或個別地,干涉他人行動的自由。只有基於防止他危害防止他危害別人的目的,才能不顧他自己的意願,正當地對文明社會中任何一個人行使權力」( p.35-36 / p. 10 )。
不能干涉的理由 我是為她╱他好… . 這可以使她╱他更快樂 這是一個聰明的作法 這才是正確的 可以「說服、辯論、討論」 不可以「強迫」
比較 中華民國憲法第 23 條: 「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彌爾的立論基礎 「我視效用( utility )是所有倫理問題的最終訴求」 但必須是最廣義的 Grounded on the permanent interests of a man as a progressive being. 「奠基於人類作為一個進化物種的永恆利益」 「在於是否最終有利於人類的進步」( p.37 / p. 12 )
當前的問題 「社會一直用全部力量,企圖(按照它的見解)使人接受它社會至上的觀念,正和它努力使人相信人是完美的觀念一樣」。( p.39/p. 15 )
从一个子题开始讨论自由
第二章 言論自由 這裡並非指 強調人民的言論自由 vs.  政府暴政 人民自由 vs. 社會眾意(可透過政府干涉) Ex. 信仰 同性戀 地球暖化 吃素(每週一素) 統獨( ECFA )
言論的三種情況 情況一:言論(可能)為真 情況二:言論(一定)是錯的 情况叁:言论有错有对
錯誤 正確 有對 有误
哪一种言论可以限制?
為什麼不可以壓制言論? 或者問
情況一:言論(可能)為真 如果壓抑這個「可能為真的言論」 就讓我們失去獲得真知的機會 失去改正的機會 失去進步的機會
歷史上的例子 耶穌基督被處死 被視為不敬神 钉在十字架上
蘇格拉底( Socrates, 469-399BC )被處死 不敬神 腐化青年 後來成為西方哲學、政治哲學的始祖 其學生柏拉圖以蘇格拉底之名(對話主角) 寫下眾多的對話錄
情況二:言論是錯誤的 錯誤的言論是否就應該壓制 譬如 世界上沒有神 男生優於女生 同性戀是錯的 地球其實處在小冰河期 地球暖化是騙人的 每週一素 傷害人們的自由權利
我們不要害怕錯誤言論的挑戰 才能更堅定我們的信仰 無神論的挑戰 才能讓我們堅信我們的信仰 有人主張男權至上的言論 才讓我們勇於主張男女平等,而不只是視為理所當然
思想言論 「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只有歷經挑戰,才會讓人們真心相信 而不只是視為理所當然 有些人的信仰,只是一種習慣 自己不去面對異端的挑戰 真正在從事時,不會以這些信念為準則
「等到戰場上已沒有敵人的時候,教的人和學的人就都會在他們的崗位上睡著了」( p.72 )。
情況三:有對有錯 透過討論 掌握正確的部分 彌補錯誤的部分 一種最好的理解方式 站在反方立場 然後再站回原來的正方立場 提煉出一個比較真確的答案
「在一切語言和文學中,隨處都有對於生活的一般見解……然而多數人初次真正瞭解其意義,卻是在經驗,一般也是痛苦的經驗,使意義對他們變為真實的時候」( p.73 )。
另一種瞭解見解的方式 「但如人們能在正反兩方面,時常聽到那些的確瞭解其意義的人往復辯論,縱是這些真理的意義也會被人瞭解的多一點,而對於已經瞭解的,也會在內心產生遠為深刻的印象」。
蘇格拉底辯證法( dialectics ) 詢問「什麼是 XX ?」 找出「反例」 質疑一般的成見 再繼續追問
「在生活的各種重大實際利害中,真理往往成為一個調和與合併各種對立觀點的問題」。 Ex.  廢除死刑 死刑 廢除死刑 第三條路:漸進式廢除死刑
一些人的质疑
雖然不能保證一定對,但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政府還是收稅、宣戰。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信念也是如此,預設其為正確,壓抑錯誤的意見。 Mill 收稅、戰爭都只是時間軸上某一段 限定意見,卻似乎是永恆的狀態 所以兩者情況不同( p. 46-47 )
戰爭 限制意見:譬如不可主張無神
言論的激烈爭辯,只是造成禍患? Mill 冷靜和公正的旁觀者可以判斷 「可怕的祸患,并不是真理各部分的互相激烈衝突,而是将真理的一半不声不响地加以压制」
真理就是要經歷迫害,才足以被大家接受 Mill 我們不應以迫害,回報那些發現真理的人
佳句摘录
「作為一個思想家,他的第一責任就是遵從其智慧所能達到的一切結論,如果任何人不認識這一點,他就絕不能成為偉大的思想家」( p.62 )。
第三章  個性—幸福的一個因素 第四章  社會對個人權力的限度 「個體性的自由發展是幸福的最主要因素」
為什麼我們要重視個體性? 為何要讓個人自己作決定?
支撐個體性的六說 經驗判斷說 使用增進說 慾望衝動說 天才貢獻說 自我關心說 干涉不當說
經驗判斷說 人們透過學習 然後 「智力成熟後,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利用和解釋經驗,卻是一個人的特權和應有態度。他要自行找出有哪些已有的經驗,可以適當地用於他自己的處境和性格」( p.91 )
使用增進說 「心智和道德的力量,和體力一樣,只有使用才得增進」( p.92 )。
慾望衝動說 「慾望和衝動,正和信仰與克制一樣,同是一個完備的人的一部份」 「使得個人的衝動成為鮮明有力的那些強烈情感,也是產生酷愛美德與嚴格自制的來源」( p.93-94 )。
天才貢獻說 「有天才的人,的確總是佔很少數;但為獲得他們,就必須保存生長他們的土壤」( p.99 )。
自我關心說 「任何人對於它的事情的關切,和他自己的關切比起來就非常微小」( p.112 )。
干涉不當說 「反對公眾干涉純粹私人行為的最大理由,就是在它干涉的時候,往往干涉不當,而且在不當的場合加以干涉」( p.120 )。
中国的例子
「中国对我们就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例子…确实站在这个世界的行动的前面。…他们却变得停滞不前…如果他们还会有进一步的改进,那就必须由外国人来改进。」
「在使一个民族完全相同,用同样格言和规则去支配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為…中国的教育和政治制度是採有组织的形式,但它们在本质上都要束缚人的思想和行為却并无不同;」
「除非個性能夠順利地確實反對這種束縛,歐洲雖有它光榮的歷史和它所服膺的基督教,仍可能變成另一個中國」( p.106-107 )。
歐洲贏過中國的關鍵 「所有個人、階級和民族彼此都不大相同。他們想出各式各樣的途徑,每一條途徑都在引導人做一些有價值的事;雖然在每個時其中,走著不同途徑的人都曾彼此不相容,每人都認為最好是讓大家走上他所走的途徑,可是他們阻撓別人發展的企圖極少獲得永久的成功,而每人也能及時忍耐,接受別人所提供的好處」( p.107 )。
第五章  自由原則的應用 本章列舉例子 希望將自由原則說明的更清楚 「傷害原則」 倘若,事例有些模糊、爭議性 應該考量盡可能平衡
運用的判准 情況一: 不牽涉別人,只牽涉自己的利益 個人不應向社會負責 情況二: 損害他人利益 個人應向社會負責 情況三: 牽涉與否有爭議 衡量評估
問題: 競爭工作? A 與 B 競爭總經理職位 A 獲勝 B 沒有工作,利益受到傷害 所以, A 對社會有責任? 「一般都認為,為了人類普遍的利益,人們仍應該追求他們的目標,不能因有這種後果就畏縮不前」( p.134 )。
販售毒品 應否限制? 是否限制了購買人的自由? 事先的警告 先向購買者說明可能的危害?
相似的問題 賭博? 喝酒? 抽烟?
慫恿、教唆的問題 如果賽車合法 車友之間的討論->理所當然 如果賭博合法 賭友之間的討論->? 賭場的吸引手段->? 如果性工作合法 開設「性交易所」->?
賭友之間的自由切搓->合法 沒有利害關係 賭場的吸引手段 為了賭場的利益 酒商的吸引 為了酒商自己的利益 煙商的吸引手段 為了煙商的利益
Mill 覺得這些問題 處在「危害」他人利益的模糊地帶 不易釐清 但是,國家還是可以針對譬如「酒後開車」 高速公路休息站不得提供酒類飲品 做出限制
Mill 也同意對這些商品(菸、酒) 課以較高的稅賦 因為這些非必須 國家本來就需要稅收 過多會產生危害
但是, 國家不應該將人民、勞動階級視為小孩、奴隸? 譬如:禁止吃檳榔 限制檳榔攤的數目 限制檳榔西施的穿著(倘若比報上的明星穿得還多) 這只是專制政府、父權政府的遺毒
個人與他人的簽約的問題 婚姻 婚約 夫妻雙方任一方應該有解除婚約的權利 要考量兒童的權利 也應考量大人的自由 教養 必須提供教育,否則沒有資格作父母 國家可以設立示範教育 鼓勵私人教育、多元 每年作基本能力考試
反對政府干涉自由的理由 一、個人去作,會比政府作得更好 二、讓個人從做中學 三、增加政府額外的權力,會造成災難 專制 人們仰望政府領導 習於接受統治 官僚容易只為自己集團利益 譬如,公務人員反對 3 %的考績丙等
對於政府 在不影響效率的前提下 盡可能的分散權力 但情报集中,由中枢传播
「一個國家的價值,到最後,就是構成國家的個人價值」。 在「大國家」中,個人的特殊性被抹殺 政府官僚只求行政順利 抹除個人的差異性 消解人們的活力 個人無法充分發揮能力
The End

More Related Content

20100419 on liberty 章節概要

Editor's Notes

  • #54: 新闻报导,日本议员也再推动合法赌场,藉以增加观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