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撸

狠狠撸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7-2 全球環境與氣候的長期變化 西松高中  翁玉华
8 億年以來的冷暖氣候變化 ※ 紅線代表 20 世紀初期的溫度 前寒武紀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古生代晚期及新生代第四纪的海陆分布
造山運動與氣候變化關係 如—喜馬拉雅山脈與青康藏高原產生高山冰川 ? 阻檔南北向氣流 ? 冰川量增加 1. 山脈隆起 ? 改變局部氣流 ? 引發氣候變化 2. 山脈與高原隆起 ? 劇烈的風化作用 ? 減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 促進冰期氣候
长期气候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有密切的关係
不同時間尺度下地表的平均氣溫 (C)  近千餘年 (A)  近百萬年  (B)  近萬餘年
影 響 氣 候 變 遷 的 因 素 米蘭科維奇週期 約 2~7 年 聖嬰現象 不定 大氣成分改變 不定 火山爆發 不定 隕石撞擊 約 11 、  80 至 100 年 太陽黑子 短  期 約百萬至億年 板塊運動 約 4 萬年 自轉軸傾角變化 約 2 萬 3 千年 歲差 ( 進動 ) 約 10 萬年 地球公轉偏心率 長 期 週  期 名  稱
歲差 ( 或進動, precession) 南半球在遠日點面向太陽 北半球在遠日點面向太陽
西元 14000 年的北極星是誰? 目前北極星 (Polaris) 是地球天北極附近最明亮的一顆恆星 地球自轉軸會進行週期性如 陀螺 般的搖擺,西元 14000 年時,在天北極附近最明亮的一顆恆星將變成……? 織女星!
自轉軸角度變化 (obliquity) 目前地球的傾斜狀況!
地球公轉軌道的離心率變化 (eccentricity) 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的改變,大約每十萬年會改變,目前在一月時最靠近太陽。 猜看看目前地球公转轨道之偏心率為多少?
米蘭科維奇 (Milankovitch) 週期 20 世紀初期,由塞爾維亞的數學家米蘭科維奇提出 天體運行作用也會造成週期性的氣候變化 地球公轉軌道的偏心率變化、歲差及黃赤交角變化 造成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
進動 自轉軸傾角 離心率 總和 冰芯重建古氣候
何者適合冰期發展? 較小的黃赤交角 夏季位於遠日點 適合冰期發展 較大的黃赤交角 夏季位於近日點 適合間冰期發展 影片中怎麼說 ?
影片說明 較熱 較冷
冰期形成的主要原因 寒冷的夏季 : 夏季的太陽輻射量變弱,不足以溶化上一冬季留下的冰雪,冰雪覆蓋區域逐年往低緯度區擴展 反照效應增強 : 較廣的冰雪覆蓋區反射更多的太陽輻射,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更少,因此冰雪溶化量更形減少
電影『明天過後』的靈感來源 ----------------- 新仙女木事件 ----------------- 發生在一萬兩千多年前,當地球氣候正逐步脫離末次冰期逐漸回暖時,突然氣候又 短暫回冷 且持續了一千年的突發事件。 使用凍原邊緣植物新仙女木的化石求證得知,故以此命名。 為現今研究氣候鉅變的熱門對象,唯有探討這些突發性的古氣候鉅變,尋找到各個事件的觸發機制,期能對我們未來氣候變遷之預測有所幫助。
海陸分布影響洋流、改變氣候 右圖為過去 三億年以來 的海陸位置 變化 ( 從 A 至 F) ,試說說 看在各大陸 上的氣候與 環境會有什 麼樣的改變 與差異呢?
1640  年至  1997  年太陽黑子數量變化
火山爆發 火山爆發會噴出大量的火山灰、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所形成的懸浮微粒 懸浮微粒反射太陽輻射,同時吸收地球的長波輻射 大顆粒 (  半徑 >2μm ) ,吸收地球長波輻射的能力較強,具有增溫作用 小顆粒 (  半徑 <1μm )  反射太陽輻射的能力較強,產生冷卻作用 遮蔽效應產生的冷卻作用,使地表溫度下降
?
長時間對氣候的影響 停留在平流層中的懸浮微粒會因重力牽引,逐漸沈降至對流層而後消失 火山爆發所噴出的溫室效應氣體,如二氧化碳、水氣及甲烷等,產生 強烈溫室效應 例如白堊紀中期(約一億年前),板塊運動及火山活動劇烈,二氧化碳濃度比現在高了 10 倍,使地球平均氣溫比現在高了 8℃
进入地球的太阳能直接或间接以各种形式辐射回太空
大气微量成分含量改变会造成气候及环境变化
二氧化碳与岩石风化可调节地表的温度变化
地球自動調溫 --- 各系統的交互作用 溫暖的間冰期 ? 水氣降雨增 ? 岩石風化強 ? CO 2 減少 ? 大氣降溫 ? 冰川增加 ? 反射太陽能量多 ? 更冷 ? 冰期 冰期 ? 減緩地表風化 ?   CO 2 流失少 ? 火山持續作用 ? 氣候回暖 ? 間冰期 -> 地球的氣候不斷在改變 ->地球的能量是屬於一種動態平衡系統
短片—全球暖化 短片—聖嬰現象

More Related Content

7 2

Editor's Notes

  • #2: 第一節課 ~ 米蘭科維奇週期 50min 第二節課 ~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