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撸

狠狠撸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第一章  知識管理演進與省思 1.1  知識經濟時代 1.2  知識經濟意涵與省思 1.3  知識管理演進 1.4  知識管理學派與省思 1.5  本書內容架構
知識經濟的興起  1/2 已開發國家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並不是缺少資金,而是缺少 人才 ;不是缺乏最新的資訊,而是缺乏 經過消化後的最新知識 。 唯有透過 外在的教育與學習 ,以及內在的思考與篩選,才有可能將廣泛的資訊變成系統的知識。
知識經濟的興起  2/2 我们思考的重点在於,如何能把相关的知识有系统地运用到经济活动或特定产业上,意即所谓的「经济知识」,或是所谓的「知识产业」。
知識經濟的定義 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 OECD ) 於 1996 年提出,其定義為「 以知識為本的經濟 」,直接建立在知識與資訊的創造、流通與利用的經濟活動與體制上。 知識經濟的重點不在知識本身,而是 如何轉知識為利潤 ,故會「使用」知識遠比「擁有」知識更重要。
新经济的影响   1/2 「新經濟」指在經濟全球化與資訊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以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環境、空間、海洋及管理技術等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經濟。 自 1940 年以來,美國新經濟呈現「高經濟成長(低失業率)、低物價上漲」,完全脫離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舊定律,故稱之為「新」經濟。
新经济的影响   2/2 新經濟具有低失業、低通貨膨脹、低財政赤字、高經濟成長的特點。
圖 1-1   美国新经济的前因后果
圖 1-2   新经济的正面效果
新經濟的特色 資訊科技突飛猛進 企業經營方式改變 網際網路應用趨向商業化 新行銷概念產生 消費者的意識抬頭 知識經濟時代興起
新經濟所帶來的優點 知識經濟時代來臨 資訊來源豐富即時 組織實體與虛擬並存 行銷策略活潑多樣 客戶服務方式更新 商業模式複製容易 網路市調即時反應 虛擬團隊專業分工
新經濟所帶來的缺點 新經濟存有太多變數 十倍速變化考驗經營者的判斷 速度太快致盲目前進 人才培育速度跟不上企業前進步伐 員工忠誠度明顯降低 競爭增加且多在暗處 成功模式容易被複製經營模式需要不斷彈性調整
知識經濟的特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 知識管理與網路經濟整合的經營模式 ,將成為未來企業策略管理最新研究議題。 企業從成本的競爭,品質的競爭,跨入另一個視知識為資本的新經濟時代。經濟的基礎亦由自然資源移轉到智慧資產,知識的維持與創新更將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圖 1-3   「知识经济」啟动良性循环
知識經濟的意涵 「知識」獨領風騷 「管理」推動「變革」 「變革」引發「開放」 「科技」主導「創新」 「創新」推向無限可能 「速度」決定成敗 「企業家精神」化不可能為可能 「網際網路」顛覆傳統 「全球化」創造商機與風險 「競爭力」決定長期興衰
「變革」引發「開放」 唯有在開放的社會或開放的公司文化中,才能夠提供足夠的吸引力及安全性,用以凝聚人才、資金、技術與資訊。
「速度」決定成敗 逆向經濟學 inverse ecnomics 消費者對速度的要求愈來愈苛刻,因此對於品質改善的速度愈來愈快,價錢則是要愈來愈便宜。此種商品要求愈好,價格反而要求愈低的反向現象,有時稱為「逆向經濟學」。
「網際網路」顛覆傳統 傳統經濟學中的報酬遞減律、使用者付費、供需決定價格、交易成本不可忽視等根深柢固的概念,都必須做大幅修正。
知識型產業 knowledge-industry 二十一世紀中新興耀眼的產業,必定是結合了 知識、科技、創新與冒險 的產業,亦即所謂「知識型產業」的形成。 企業需要更「迅速」地以「創新」的技術與觀點,來為顧客創造更高的「價值」。 知識經濟的衝擊與因應
知识经济下的改变   1/2 深化服務業:強調接近顧客且以顧客為中心 新服務業的出現 網路社會的基礎建設 電子商務的商機 快遞及直送行業的大幅成長
知识经济下的改变   2/2 數位化產品的生產 資訊服務業的興起 人人國際貿易時代:大量貿易繁榮經濟 遠距服務業 網路上的虛擬公司:任務導向、隨時組合、隨時解散
知識經濟的因應策略 如何導引顧客參與產品研發 如何建立核心專長 如何進行概念研發 如何培養創新的企業文化 如何全面引進資訊技術與電子商務
知识经济的迷思与省思   1/3 「知識」在十九世紀是 權力 的象微,因為它難以取得 。 到了二十世紀,知識變成了「 共享 」,因為它的普及 。 進入二十一世紀,「 知識即責任 」,對個人是追求優質的生活,對企業是追求健康的利潤,對國家是追求永續的發展。
知识经济的迷思与省思   2/3 迷思一: 知識經濟是網路經濟、科技經濟、 新經濟。 迷思二: 知識經濟的發展可在短期內達成。 迷思三: 只要有大量受有高等教育與具有高等技術的員工,便可進入知識經濟  的境界。 迷思四: 政府必須鬆綁現有法律管制且管制  愈少愈好。
知识经济的迷思与省思   3/3 迷思五: 傳統產業必被知識經濟所淘汱。 迷思六: 體育與經濟發展、知識產業的發展  毫無關係。 迷思七: 知識經濟的發展會水漲船高,使全  民受益。 迷思八: 台商與知識經濟發展無關。
管理思潮的演進 整個管理思潮已朝向與泰勒主張的高度勞力分工之相反方向發展,而彈性、調適與組合多元技能,以及工作團隊之革新潛能已受到激勵。
圖 1-4   管理思潮的演进歷程
知識時代的演進 1960 年代推動力為新產品 1970 年代推動力為低成本製造 1980 年代推動力為全方位品質管理 2000 年代推動力為知識啟動的電子化企業
表 1-1   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知識發展的階段 微電子 煤氣 / 石油 資訊高速公路、數據網路 資訊網跛,研發全網路,生涯教育及訓練 微電子及電腦網路時代 第五次 1990 起 石油、塑膠 石油 公路、航空、收音機,電視 大規模工業及政府研,高等教育 汽車及合成原料大量生產時代 第四次 1940-1990 鋼 電力 鐵路(鐵軌)、電報 工業研發實驗室,化學及電機國實驗室,標準實驗室 電機及綱鐵時代 第三次 1890-1940 煤、鐵 蒸氣 動力 鐵路(鐵軌)、電報 專門機械及士木工程師,技術學院,普遍基礎教育 紡織品工廠蒸氣動力及鐵路時代 第二次 1840-1890 棉花 水力 運河、士石路 學徒制,工作中學習 工業革命 第一次 1780-1840 能源 系統 運輪通訊 普遍使用的重要物品 主要設施的特徵 科學技術 教育及訓練 長期循環 康覺替兼 循環 時期※ (概略)
知識管理的演進 1998 年以前為知識擷取階段,主要發展重點是知識的儲存及擷取。 1998 年至 2000 年為知識連結階段,主要發展重點是發掘及維護人與資料物件的連結。 2000 年迄今為協同運作階段,主要發展重點是知識社群。
圖 1-5   知识管理的背景与必要性
圖 1-6  知识管理的歷史
新一代知识管理   1/2 新一代知识管理併入企業哲學、策略、目標、實務、系統與程序,以及新一代知识管理變成每位員工日常生活與動機中的一部份。 新一代知识管理的不同點,在於其所關切的是整體的企業績效,還有企業中的每個人。
新一代知识管理   2/2 廣博又主動積極的企業哲學與管理信念,而不是靜態又機械化的控制  知識為主的企業策略與實務  管理知識與智慧資本的心態  系統化、自我維持與自我更新的知識管理實踐方式  企業及環境的系統觀點  有警覺地應用最近的知識管理實踐與基礎建設
有警覺地應用最近的知識管理實踐與基礎建設  1/3 新一代知识管理的挑戰為:知識管理觸及到人類的行為、態度與能力,以及企業經營哲學、模式、營運實務及複雜的科技。
有警覺地應用最近的知識管理實踐與基礎建設  2/3 需求拉力  demand pull 管理與營運的哲學及實作發展創造出「需求拉力」,以追求智慧資本相關的能力,使企業績效更佳且更有效能,形成一種對智慧資本資產更加重視的文化。
有警覺地應用最近的知識管理實踐與基礎建設  3/3 供給推力  supply push 科技的進步加上對於實務機制的認知,創造了新的解決方案,為知識管理產生「供給推力」。
知識管理學派 知識管理學派主要區分為兩大學派: 主張組織行為與個人社會化,會決定有多少知識在個人間傳遞者,通常相信科技不會是解決對策,因而他們將科技視為只是有別於變遷管理、文化與領導的一項議題。 资讯科技信奉者专注於科技,并视其為知识管理问题之解决对策。
表 1-2   知识管理的观点及层次之对照
知識產業的興起 知識管理的推動旨在建立一種企業文化,使企業真正成為學習型組織,才能在快速變遷的網路經濟時代中,永保企業的競爭優勢。
表 1-3   知識成為第五種生產要素 1980 年以來,資訊革命以來,技術密集 版稅 (2)   其他 1995 年以後稱為知識密集 權利金 (1)   技術 5.   知識 1995 年以後新經濟 利潤 4.   企業家精神 1980-1990 年資本密集 利息 3.   資本 1979 年以前勞力密集,輕工業時代 薪資 2.   勞動力 1850 年以前,農業時代 地租 1.   土地 擅場年代 生產要素報酬 生產要素
知識管理的策略 知識管理的觀念其實著重的是要如何應用於企業中,非去採購一整套的軟體安裝後即可,而是依據不同的企業與組織型態而有不同的需求。 知識管理必須與人力資源、資訊科技、競爭策略整合,方能發揮到最高的效益,此說明企業文化、知識管理與知識創新間,緊密不可分的關係。
圖 1-7   公司策略的制定过程
知識產業與知識管理 因應知識經濟的時代環境,產業類型亦逐漸轉型為「知識產業」,在知識產業內特別強調人才培育與學習,進而引導創意開發與付諸行動。 「知識管理」概念的被重視,亦加速知識的創造、儲存與傳遞,進而累積形成知識的價值,而真正對業界有實質的利益。
圖 1-8  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之关连
知識管理的迷思 知識管理的重點,在於流程而非技術;而知識價值的焦點,在於獲利而非量化,因此認為可有如下幾點作為因應: 宜思考如何能使知識自動分類 宜思考如何籌組專業顧問團隊 宜思考如何建置知識管理技術平台 宜思考如何量化知識的價值
问题与讨论
何謂「知識經濟」?知識經濟的背後意涵為何?試研析之。 所謂「新經濟」?新經濟的背後意涵為何?試研析之。 新經濟時代下的特色為何?試研析之。 知識經濟網路時代下,社會因應衍生的改變與機會為何?試研析之。 企業面對知識經濟所可能引發的效益與衝擊時,其思考因應策略的方向為何?試研析之。 張忠謀先生曾對知識經濟的發展,提出哪些迷思與省思的看法?你的意見為何?試研析之。
若以年代來劃分知識時代的演進,大抵可區分哪些階段?試研析之。 知識管理的演進發展過程為何?各階段過程的發展重點為何?試研析之。 知識管理可區分為兩大學派?各自論述的重點為何?試研析之。 知識管理的推動旨在建立一種企業文化,而新經濟時代企業價值創造的三大特色為何?試研析之。 知識管理的重點,在於流程而非技術;而知識價值的焦點,在於獲利而非量化,而其作為與因應之道為何?試研析之。

More Related Content

知识管理颁丑1教科书整理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