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撸

狠狠撸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汉语语法教学
东北师大国际汉学院 樊 颖
目录
语法教学的原则
语法教学的环节和方法
语法教学注意事项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句式“连动句
”,连动句,就是有两个动词在一个句子里。比如说
:我骑自行车去超市。这里的“骑” 是动词、“去”
也是动词; 再比如:我去超市买东西。……
这两个句子大家看看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哦
,对,第一个句子“骑自行车”表示“去超市”的方
式,第二个句子“买东西”是“去超市”的目的。
所以,连动句有两种类型,表示方式的和表示目
的的。下面请大家两个人一组,讨论一下,用这个句
式来说句子。
你觉得语法应该这样教吗?
案例
一、语法教学的原则
语言点
的选择
? 实用性
? 针对性
? 典型性
语言点
的讲解
? 精讲多练
? 兼顾结构与功能
? 细化、简化
语言点
的操练
? 多样性、趣味性
? 交际性、渐进性
语法教
学原则
案例
u学生根据格式“没机会+V”造出如下句子:
l我没机会去旅行。
*我没机会浪费时间。
u学生根据格式“有点儿+形容词”造出如下句子:
*她有点儿聪明。
*我的中国同屋有点儿大方。
——教学时结构和功能兼顾,句法、语义和语用并
重。
案例
u 在学习完时间表达方式并强调了“时间状语+V”
这一规则后,很多教师会就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师生
之间或生生之间进行问答:如“你几点起
床?”“几点睡觉?”,也有的教师会问:“我们
几点上课?”“几点下课?”你认为上面两种问题
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语言点操练要真实,兼顾意义,要能引起学生表
达愿望。
二、语法教学的环节和方法
1
? 语言点导入
2
? 语言点讲解
3
? 语言点操练
4
? 语言点总结
(一)语言点导入的方法
u有的老师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如“今天
我们来学习可能补语”或者今天我们来学一个
新的句型“除了……以外,还……”,而且永
远都是这样切入语法点,从不改变。如果你是
学生,感觉会怎么样?
(一)语言点导入的方法
? 实物导入法
? 图片导入法
? 以旧带新法
? 情景导入法
? 动作演示法
? 话题导入法
? 课文例句导入法
实物导入法
“和……一样/不一样”
u老师指着自己的手机引导学生说:这是老师的手机。指
着一位同学的手机引导学生说:这是南希的手机。然后提
问:我们的手机一样吗? 让学生回答,引出:老师的手机
和南希的手机一样/不一样。
咖啡喝完了。/她喝完咖啡了。
喝
咖
啡
图片导入法
案例
u实物法导入是初级阶段常用的语言点导入方法。有的教
师在讲解“比”字句时让两个学生站起来,通过比较两个
学生的身高导入;有的教师则通过比较两本书的价格导入。
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
u图片法导入是常用的语言点导入方式,有教师展示西瓜
和苹果两幅图片,通过提问孰大孰小来引出比较句;也有
的教师拿不同城市的气温图来导入。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
以旧带新法
“A比B更+Adj”
师:长春冷还是北京冷?
生:长春冷。
师:用“比”来说。
生:长春比北京冷。
师:哈尔滨呢?
生:哈尔滨比长春冷。
师:哈尔滨冷,长春也冷,所以我们说:哈尔滨比长春更
冷。
师:老师在干什么?(老师做擦黑板的动作)
生:擦黑板。
师:黑板干净了吗?
生:干净了。
师:我们可以这样说:黑板擦干净了。
“擦”是动词,“干净”就是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
动作演示法
教师:(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能看见吗?
学生:能看见。
教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看得见。
教师:(老师用身体挡上黑板上的字)现在能看见吗?
学生:不能。
教师:我们可以这样说:看不见。
看得见/看不见
情景导入法
话题导入法
“不但不/没……,反而……”
师:现在是春天了,天气应该怎么样了?
生:应该暖和了。
师:可是没暖和,更冷了。这时我们可以说:春天了,不
但没暖和,反而更冷了。
师:老师昨天感冒了,吃药以后应该怎么样?
生:应该好了。
师:可是没好,更严重了。这时我们可以说:“我吃了药,
不但没好,反而更严重了。”
(二)语言点讲解的方法
? 实物法
? 图片道具法
? 动作演示法
? 体验法
? 情景举例法
? 等式法
? 对比法
? 公式法/格式法
? 图示法/图表法
? 发现法
? 类推法
等式法
? 反问句
1.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你不应该这么做。
2.谁不喜欢漂亮的衣服呀?=每个人都喜欢漂亮
衣服。
3. 你不应该天天迟到。=
4.每个人都有缺点=
对比法
? 不如 没有
? A B
? 口语我不如他好。 口语我不如他。
? 口语我没有他好。 口语我没有他。
√ √
√ ×
情景举例法
? 得+小句
? 你跟朋友去旅游,爬了一天山,特别累,腿要断了。
怎么说?
? 累得腿都要断了。
? 省得
? 外边天气冷的时候,你让朋友多穿点儿衣服,这是为
了……?
? 外边冷,多穿点儿,省得感冒。
老师走出教室。
老师走进教室。
动词+进/出
图示法
公式法/格式法
很多教材都有这样的格式:
? 无论……都……
? 越来越……
? 一……就……
? 从来+不/没
? 再也不V
你觉得这些格式做得怎么样?应该怎样对语言
点进行格式化处理。
公式法/格式法
u 无论……都……
? 无论A 还是B,都……
? 无论A不A,都……
? 无论+什么/怎么/谁/哪儿/多么……,都
……
u 越来越……
? 越来越+Adj
? 越来越+V
? 越……,越……
? A越……,B越……
(三)语言点操练的方法
u有位教师习惯于在大致讲完某个语言点之后伸
手向学生要句子:“谁可以给我一个句子?”,
学生经常一脸茫然。你觉得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听
懂吗?
? 变换句式
? 改写句子
? 看图说话
? 多向问答
? 改易错句
? 完成句子
? 组词成句
? 辨析填空
? 选位填空
? 做游戏
(三)语言点操练的方法
变换句式
? 主动变被动句
? 大雨淋湿了我的书包。→
? 我的书包叫/让/被/大雨淋湿了。
? 陈述句变反问句
? 你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他。 →
? 你怎么能把这件事告诉他呢?
? 肯定句变否定句
? 他昨天来上课了。 →
? 他昨天没来上课。
改写句子
? 比较句
? 哥哥比弟弟矮。(不如)
? 哥哥不如弟弟高。
? 这件衣服150元,那件衣服180元。(比)
? 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便宜。
? 他游泳和滑冰都会。(既……又)
? 他既会游泳,又会滑冰。
看图说话
〈汉语语法教学〉东北师大国际汉学院  樊颖
〈汉语语法教学〉东北师大国际汉学院  樊颖
多向问答
?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句子,如“是
……的”,“动词+过” “正在……呢”
? 可以接龙问,A问B,B问C……
? 也可以多对一问, A、B、C各问D一个问题
。
改易错句
* 天气越来越非常冷了。
* 日本菜比中国菜很清淡。
* 我今天早上没吃饭了。
* 他进去教室了。
完成句子
? 适合关联词语的操练,可以用做游戏,分组
等方式。
1. 给出A句,让学生完成B句。如:
A:要是你父母不同意你在中国工作怎么办呢?
B: 。(无论…都)
2. 给出半个句子,让学生完成另一半句子。
只要有钱, 。
只要大学毕业, 。
,就去打工。
组词成句
? 适用于位置常常错的。比如“时量补语
”“动量补语”“趋向补语”。
? 音乐 听 他 昨天 一上午 了
?
? 晚会 开 三个小时 了 的 昨天
?
? 这儿 离开 他 一年 了 已经
辨析填空
? 适合成对的词
? “才”和“就”
? 我等了他五分钟,他 来了。
? 她常常迟到,已经上了半节课了她 来。
? “再”和“又”
? 他今天来的时候你不在,他说明天 来。
? 他上午来了一趟,下午 来了。
选位填空
? 你帮我A把书包带B办公室C去D。 (回)
? 他A已经B回C上海D了。 (去)
? 我这个毛病A怎么B也C改D过来。 (不)
(四)语言点归纳的方法
1.系统归纳
? 即对一个句型的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一
般态、进行态、将要进行态等进行系统的归纳
的办法。
2. 对比归纳
? 与汉语的相关句型进行对比,或与学生母语的
对应表达形式进行对比。
3. 实例归纳
? 即通过学生或教师先说出一些含有所学语法点
的句子,然后由学生或教师归纳出一般规律。
1.A比B+形容词
他比姐姐高。
2.A比B+形容词+得多/多了/一点儿/一些
南方比北方热多了/得多。 (差别大)
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一些。(差别小)
3.A比B+形容词+具体差别
汉语书比听力书贵七块钱。
系统呈现规则,同时给出例句
想一想:下面是语法教学中的哪个环节?
①动态助词“着
? 师:(展示一个人正在穿农服的视频)他正在做什么?
? 生:正在穿衣服。
? 师:(展示一个人已经穿着蓝色西装的图片)他穿着什么色的西装
? (老师带着学生说)他穿着蓝色的西装。
? 板书;他穿着蓝色的西装
? 说明:“V+着…”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语法。
②“比”字句
? 请用“比”改说句子:
? 哥哥10岁,弟弟8岁。
? 我们班16个学生,他们班18个学生。
④“把”字句
? 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常用的“把”字向
? “主语+把+动词+在/到十+地方”
? “主语+把+动词+给+人”
? 我们再复习一下。看图用“把”说句子。
③动态助词“过”
情景:面试
人物:经理、应聘者
要求:用“过”询问或说明经历
(学过什么、做过什么等)
四、语言点教学的注意事项
1. 语言点导入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 情景设计的典型性
? 导入方式的简洁性
2.例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典型性 实用性
? 针对性 层次性
语言点:动词/形容词+起来
语言点导入:
师:(展示3月份的气象图,显示气温逐渐升高)
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冬天天气比较冷,春天来了,天气开始变得怎么样了?
生:暖和了。
师:对。你们看,从这个月开始,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也可
以说“天气暖和起来了”。
展示例句:春天了,天气暖和起来了。
语言点说明:“……起来了”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情况开
始了”。
案例1
案例2
? 语言点:比较句
? 语言点导入:
? 师:大家看看我的鞋,你们猜猜多少钱?
? 生:120块、200块、250块……。
? 师:不对,是150块。
? 再看看我的衣服,你们猜猜多少钱?
? 生:200块。
? 师:不对,再猜猜。
? 生:300块。
? 师:也不对,是100块。
? 现在你们说说衣服贵还是鞋贵?
? 生:鞋贵。
? 师:用“比”怎么说呢?
? 引导学生说出“鞋比衣服贵”。
? 语言点:情态补语
? 例1:老师打太极拳打得很好。
? 例2:老师走得很快。
? 例3:这幅画画得不太好看。
? 语言点:如果……,就……
? 例句:如果去晚了,就赶不上飞机了。
案例3
语言点讲解与练习应注意的问题
? 讲的方面:应注意分散难点、说明简洁扼要、避免误
导等。
? 练的方面:
? 练习内容设计要合理,注意交际性、针对性、层次性
、讲练一致性,同时还要注意难易度的把握。
? 练习方法要得当:
? (一)根据语言点的特性选择适宜的练习方式
? (二)根据学习者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练习方式
? (三)根据教学条件选择适宜的练习方式等
案例4
? 语言点:副词“倒”的意思和用法
? 语言点说明:(结合课文中的句子)
? A:你最理想的职业是什么?
? B:高中的时候我想当作家,上大学以后又想当记者。
? A:那么现在呢?
? B:现在倒不知道了。
? 师:“现在倒不知道”里的“倒”表示转折,跟“不过”的
意思差不多。比如,今年冬天北方不冷,可是南方很冷。用
“倒”可以说:今年冬天北方不冷,南方倒很冷。
? 这块手表很漂亮,倒——
? 生:倒太贵了。
? 师:不能这么说,应该说“倒不太贵”。
? 生:为什么?
? 师:这个……(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案例5
? 语言点:时间表达法
? 操练过程:
? 师:现在我们练习一下,请看:
? (PPT上展示15个表示不同时间的时钟 )
? 师:(指第一个时钟)现在几点?
? 生1:现在3点。
? 师:(指第二个时钟)现在几点?
? 生2:现在4点10分。
? ……
? 师:(指第15个时钟)现在几点?
? 生15:现在差5分12点。
案例6
? 语言点:“把”字句
? 语言点操练:
? 老师在导入部分展示了“把”字句的常用句式和例句:
? 主语 + 把 + 名词 + 动词 + 在 + 地方
? 老师 把 书 放 在 桌子上。
?
? 老师:现在我们练习一下。你们看,老师做什么?
? (走到门口打开门)
? 学生:老师开门。
? 老师:用“把”怎么说?
? 学生:老师把门开在教室。
? 老师:不对,应该说“老师把门打开”。
案例7
? 语言点:表示强调的“是……的”句
? 语言点操练:(问答练习)
? 问题1:
? 师:╳╳同学,你跟你的爱人是在哪儿认识的?
? 生:我们是在大学认识的。
? 师: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 生:(回忆)
? 我们——,我们见面——,……(内容不清楚,表达不连
贯)
? 问题2:
? 师:你们的签证是谁给你们的?
? 生:是——,(开始查词典)
? 我们的签证是大使馆给我们的。

More Related Content

〈汉语语法教学〉东北师大国际汉学院 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