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摄影浅谈
- 6. 一幅好照片的叁个基本原则
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
个鲜明的主题。
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
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
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
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
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
来。
『植物摄影入门』
- 9. 植物摄影的基本要求
—— 光圈、快门、感光度
曝光准确
—— 光圈、焦距、焦长
景深适当
—— 光线的选择、补光
用光合理
—— 构图、景深、背景、光线
主题突出
—— 科学的真实、后期处理
科学性
『植物摄影入门』
- 11. 二、照相机
1、相机的类型
1.旁轴取景135相机
2.单镜头反光135相机
3.单镜头反光120相机
4、双镜头反光120相机
5、一次成像相机
6、大型移轴座机
7、民用数码相机
8、专业数码相机
『植物摄影入门』
- 14. 二、照相机
2、照相机的原理
1. 一个不透光的盒子;
2. 在盒子的一面开一个允许光线通过的针孔;
3. 将一张胶片放在针孔相对的另一面。
『植物摄影入门』
- 30. 二、照相机
焦 距——镜头的节点到焦平面的距离
当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从镜
头的节点到焦平面的距离就是焦
距,它以毫米作为度量单位;影像
部分越大,需要的焦距越长。
焦距相同时,视角大小取决于所
用画幅(胶片或数码芯片)的大小。
把不同类型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进行比较是很难
的,一个70mm镜头可能是远望镜头,也可能是广角镜
头,那要取决于它是为哪类照相机设计的。
『植物摄影入门』
- 31. 二、照相机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大约等于感光
面(底片,CCD或CMOS) 的对角线
长度的镜头。其“看”(拍摄)对象的
视角和人眼的视角(当然不能把人眼
的余光也考虑进去)非常相近。
对135相机而言,其感光面尺寸
为36×24mm,对角线长度为43.27
mm。因此43mm左右焦距的镜头就是
标准镜头,习惯上取50mm左右的镜
头为标准镜头。其视角(感光面对角
线两端点到镜头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
度)为47度。
『植物摄影入门』
- 49. 叁、曝光控制
18%灰度
白雪的反光率在98%左右,黑丝绒则在2%左右,居于
二者中间的是反光率为12,5%的中灰,而所谓的quot;标准灰板quot;
就是反光率在12.5%左右的灰板,但以18%的最具代表意
义,因为人们认为这一反光率与人脸相近。
反光值为18% 灰度
- 50. 叁、曝光控制
自动曝光
相机自动测光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原理非常简
单,相机自动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
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
18% 灰度
- 53. 叁、曝光控制
估计曝光——阳光16法则:
这条基本法则适合于在白天拍摄明亮的、照明均
匀的场景,即用光圈为f16,快门速度用感光度指数的
倒数。
例如光圈f16,感光度为ISO100,快门速度可以
选择1/100秒。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海滩上拍摄可以将
光圈缩小到f22,如果遇到多云天气可以将光圈放大到
f11,以此类推。
『植物摄影入门』
- 55. 叁、曝光控制
曝光补偿——增加曝光
——
浅色景(雪景、
沙滩、天空,
逆光),容易
曝光不足。
反光值为18% 灰度
自动曝光,18%灰,曝光不足
增加1级曝光,准确还原
『植物摄影入门』
- 56. 叁、曝光控制
曝光补偿——减少曝光
——
深色景(大面积黑色),容易曝光过渡。
反光值为18% 灰度
自动曝光,18%灰,曝光过度
减少1级曝光,准确还原
『植物摄影入门』
- 67. 四、合理用光
正面光
拍照片时太阳在你的身后。“正面
光使被摄体对象没有一点阴影。
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直接沐浴在
光线中,朝向相机部分全有光。其结
果是展现出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
的影像。由于深度和轮廓靠光和阴影
的相线互作用来表现,正面光制造出
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因此通常被称
为平光。
『植物摄影入门』
- 68. 四、合理用光
45°侧光
45°侧光能产生良好
的光和影的相互作,比例
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
体现出一种立体效果,表
面结构被微妙地表现出来。
为此,45°侧光被看作是
quot;自然quot;光。
『植物摄影入门』
- 69. 四、合理用光
90 °侧光
这是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
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线。被摄
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
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进
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
表面结构由于每一个微小突起
而突出地表现出来。
因此,这种光有时被称
作quot;结构光线quot;。
『植物摄影入门』
- 70. 五、合理用光
逆光
当光从相机对面被摄物
的后面照过来时,会获得极
具艺术效果的逆光。如果你
就此曝光,被摄物就会变成
一个黑色的剪影。如果采用
兼顾曝光,尽管被摄物与背
后的光反差强烈,你仍然可
以捕捉到影像的细节。被叫
做“轮廓光”。
采用逆光,背对光的剪影
物体,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
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植物摄影入门』
- 80. 五、景深控制
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大小——光圈小,景深大
镜头焦距——焦距短,景深大
物距远近——物距远,景深大
底片大小——底片小,景深大
环境影响——
『植物摄影入门』
- 83. 五、景深控制
大光圈、小景深
F4,1/60
小光圈、大景深
F11,1/8
『植物摄影入门』
- 86. 五、景深控制——超焦距
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当镜头聚焦于无限远时,每一光圈相应的景深近界限
的距离(即景深范围中靠近镜头侧最近清晰点的距离)称为该光圈的超焦点距离。
把镜头重新聚焦于这一点时,景深的远界限不变,仍是无限远,但原景深近界限却
拉近了,是原景深近界限1/2的距离,这样景深范围就扩大了。因此,当被拍摄对象
的景深范围包括无限远时,利用超焦距聚焦可以获得最大的景深范围。
超焦点距离是个变量,光圈不同,镜头焦距不同,超焦距也不同。在实际运用中,只有当你要求的景深范围包括
无限远时才考虑使用超焦距。
『植物摄影入门』
- 90. 数码 vs 胶片
胶片目前还在一些领域领先于数码感光器,比如,
分辨率(对线/毫米)、影调层次过度平滑等等。
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步缩小,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
发展,将来也有可能在技术“数值”上超过胶片。
数码相机则在“速度”上拥有优势。它出片的速度
超过负片的冲洗,它能立即给你反馈信息,通过
查看即时影像和相关数据,可以实现“在拍摄地点
修正”的功能。
- 94. 参考书籍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美
国纽约摄影学院著;中国摄影出版社译。北
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4
– 全新摄影手册,(英)约翰.海吉科
(hedgecoe, J.)著;魏学礼、黄晓勇译。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5.1
– 怎样拍摄花卉,(美)希瑟.安吉尔(Angel,
H.)著;王建华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2.8
– 花卉摄影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