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撸

狠狠撸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你唯一的依赖就是那永恆不变的佛法

慈悲待人並不需要過多的話語,
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傳達給他人。
1
龍樹菩薩說過:
?因貪、嗔、癡所造作的業是不

善的,一切痛苦都來自它,地
獄、餓鬼道、畜生道中受苦的
眾生都來自它;而所有因無貪、
無嗔、無癡而造作的行為是善
的,人間、天界、淨土等善趣
的眾生則都來自它。
2
當你的發心愈來愈廣大,
行善能力也將隨之擴展。
如果你不斷發願利益他人,
真正實現的能力自會顯現,
就像水往山下流一般自然。

3
仔細檢視每天的身、口、意三業
? 就會發現即使是最基本的五戒,都

極難持守清淨。不善的念頭像瀑布
般奔流,善念的滋長好比逆流上行,
十分困難。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
好好利用這寶貴、難得易失的人身,
不可片刻離開佛法,因為唯有佛法
能帶來真正的利益、究竟的安樂。
4
為什麼任何的惡業都不應該做呢?
? 因為惡業是苦因,而所有的眾生

都不願意受苦,既然如此,就要
捨棄惡業。同樣地,我們應該要
造圓滿的善業,也就是要以清淨
的動機行善,同時必須把行善的
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如果能夠
這麼做,就是在造樂因,而不造
苦因。
5
生活中暫時出現的痛苦和快樂
? 都在不斷地互相轉化,由各自的善惡、

因果所定。其本質無生,本體不變。
從現在起,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 內心的種種成見,就像孩子的遊戲一
樣,沒有任何意義。只因為我們有一
個太強的分別心,才有了---你好
我壞、此善彼惡的執著。從現在起,
請你明白這個道理,用平等的觀念去
對待一切。
6
如龍欽巴(Long chenpa)尊者所說:
苦心經營,唯恐
?
失損,就像那花
叢中不停採蜜的
蜜蜂。何曾料及,
到頭來自己勞動
的果實,享用的
不是自己,而是
旁人。奉勸各位:
趁現在有能力的
時候,勤作布施,
培植福報,為自
己以後的旅程,
備足路費資糧。
7

用布施的方式去幫助他人,
就像擁有了一個取之不盡
的寶藏,自己的東西不僅
不會用完,而且還會增長。
這是致富的真正秘訣。從
現在起,請盡己所能而行
布施,成就大大小小的各
種福田。
最殊勝的戒律即是內心寂靜;
最殊勝的忍辱即是處於低位
戒律

安忍

? 戒律,就像是一輛

? 安忍,就像不受任何

沒有受到任何污染
的大車,它是我們
通往善趣和佛國的
橋樑。從現在起,
請讓戒律永駐你的
心續。
8

干擾的大海,一切的
外物都無法損害。這
是所有苦行中最殊勝
的。以忍受痛苦的方
法去激發自己的大悲
心,從現在起,請學
會使用並且熟練掌握
這種方法,讓它和你
的身心融為一體。
最殊勝的精進即是放下一切瑣事;
最殊勝的禪定即是心不造作
精進

禪定

? 精進,就像一堆熊熊

? 禪定,一心專注於所

燃燒的大火,將一切
不協調的東西盡數焚
燒。經過這番錘鍊,
善行會更加純正完美。
不再懈怠,不再懶惰,
不再放縱,從現在做
起,踐行解脫聖道。
9

緣,不再向他處弛求。
隨遇而安,隨緣而止,
任何外境的干擾都不
能動搖。從現在起,
學會並熟練這門修心
之法,讓它和你的身
心融為一體。
最殊勝的智慧即是對任何法
都沒有二種我執
人的一生,看
? 廣大的智慧就像太陽一樣,
來歷歷在目,
能驅除一切的愚癡,讓佛
似乎真實,其
實無常而沒有
法的光明君臨天下。在它
實質。對此要
的光明照耀之下,罪惡的
深刻體認,萬
勿以虛為實,
沼澤將會乾涸,解脫的陸
行無益之事;
地將日益增大。從現在起,
追求真理,以
實踐檢驗真理, 讓它進一步發揚光大。~
從現在起實修
龍欽巴尊者
佛法。
10
佛陀時代,有很多大比丘、大阿羅漢、大
成就者,他們不斷的實踐自利利他的修持
但在頂禮時,會頂禮佛陀,因為這些大比丘、
大阿羅漢、修行者們是依佛而生,依佛陀而有,
所以在敬禮時,首先禮敬的是佛陀,但是佛陀
又從什麼而成的呢?就是修持慈悲心。

11
在藏文中『慈悲心』叫「寧傑」
? 『寧』是心的意思,

『傑』就是令這個心
能夠開敞開啟。
? 所謂「心的開啟」是
具有「慈悲心」,內
心裏的恐懼慢慢地就
會消失,也不會覺得
有不安全感,為什麼
呢?

12

? 因為內心中具有更強

的力量更具有信心,
更能夠瞭解發生在自
己身上和他人身上實
際上的狀況是怎麼樣
的。當你在嗔怒的情
況之下,當下你所看
到的對方的狀況,實
際的狀況你只看到了
百分之十,有百分之
九十的狀況是被你的
嗔怒所遮蔽。
我們對他人更加增長慈悲心,
在佛法上更加精進努力。
? 好比鳥有雙翼才能飛翔,人生要追求智

慧和方便,也就是說如同鳥的二隻翅膀。
智慧就是要看清楚人生的本質,明瞭受
苦的本相; 方便則是要安住在內心的平
靜,而且對眾生要有慈悲心,這智慧和
方便是二者共生共融。
? 當一個人安住在平靜中,生起對他人的
慈悲心,則他本人對生命的本質會漸漸
生出了悟,也會增長了智慧。 所以智慧
和方便對人生如同鳥的雙翼,缺一不可。
13
?

一不享不覺礙身這變樂我但雖
切真;真受染之是原、們卻然
眾 實 痛 實 *污 明 因 具 煩 的 未 有
生 存 苦 存 勿的 覺 為 的 惱 心 曾 時
的 在 來 在 執。 是 心 本 情 亦 影 會
苦 的 臨 的 著有 沒 的 性 緒 是 響 有
。 * 時 * 它時 有 本 * 等 如 天 雲
並 * 並 *, 任 性 即 等 此 空 、
想 也 將 必我 何 即 光 * * 本 有
著 要 它 須們 東 為 明 但 雖 然 霧
藉 知 與 了會 西 法 、 並 然 的 、
此 道 眾 知有 可 身 清 不 偶 清 有
承 它 生 它快 以 * 淨 能 有 明 雨
樂 障法*改苦**
擔 是 分 是的
14

(我
清們
明的
、心
澈是
亮如
)同
天
空
一
般
關切自己及排斥或漠視他人,
驅使我們造做許多惡行。
?

?

15

?

都真心
是誠存
佛利慈
行他悲
事的、
業每 不
的一 求
表個 名
現人 利
。, 而

奧種若沒
*修沒有
都持有慈
不法菩悲
是*提就
證不心沒
悟論*有
之多任菩
道麼何提
。深一心
。

是未時因並免植相
利來*此達傷在反
他快同*到害心的
又樂時在利他中*
利的也給益者時當
己基創予他的*四
。礎造他們一自無
。了人的切然量
這自快目行會心
真己樂標為避深
。*
蓮師心要
?

?

?

?

16

?

?

銘被這
記用些
於於話
心親語
!身來
修自
行蓮
地師
。之
請心
將*
這意
點欲

我自所 不成除 耶多自眾不
的身有 行佛非 和功己生管
口菩共 。。你 誓德。而你
訣提與 即生 戒。藉做做
。心不 便起 。例此;什
的共 擁菩 如修修麼
生的 有提 具習習*
起成 咒心 有*視要
*就 力* 不你他修
這* 、否 壞將人習
點皆 神則 的獲更是
即來 力無 三得重為
是自 也法 昧許於了

永不
不管
離你
開到
菩哪
提裏
心*
。心
念
菩
提
心
*

這而煉如
點且自果
即*心你
是從*用
我此就慈
的刻不、
口起會悲
訣就投、
。永生菩
不在提
會下心
退三來
轉道鍛
。。
?

17

?

?

能度了的這 捨願及生教修
開*四方段 。一苦皆徒持
切 因 獲每 菩
展及種法祈
眾 ; 樂日 提
菩這無*願
生 願 及所 心
提四限它文
遠 一 樂持 最
心種的所很
離 切 因誦 好
。思思講簡
貪 眾 ;的 的
維維的潔
嗔 生 願四 方
及與是的
; 永 一無 法
態四四交
永 遠 切量 *
度種無待
住 不 眾心 就
的無量了
大 離 生: 是
運限心發
平喜皆願大
用量。菩
一
等悅離切乘
*的結提
;苦眾佛
就態合心

是圓也
悲滿就
心的是
。心希
。望
利一
他切
的眾
心生
之得
根到
本快
*樂
也、
可幸
說 福
、

心放在
*下修
這我心
利執教
他之法
的後中
心**
*就首
要先
生要
起放
利下
他我
的執
*
藏文「將巴」(Jampa)常被譯為慈心,「甯吉」(Nyingje)譯作悲
心 慈心與悲心是發菩提心的兩個首要元素,祈願文中「願一切眾生獲樂
及樂因」是慈心的表現,「願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則是悲心的表現。

「將巴」(慈心)
? 是一種很自然的慈愛與

關懷,就像母親對待她
的小孩一樣,不論物件
是否在受苦,慈心永遠
在那裏,慈心是種純淨
的關懷,很自然的去照
顧、尊敬對方。對待其
他眾生,就要像母親對
待她的小孩一樣,關懷、
尊敬對方,這就是慈
心。
18

「甯吉」是悲心
? 與他人的痛苦有關,舉

例來說,它就像一個仁
慈、善良、威猛的國王,
以他的仁愛、憐憫照顧
他貧窮困苦的子民。悲
心像是對於痛苦眾生的
深刻同情。關懷他們,
與他們感同身受,希望
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麽,
而且真的費力去幫助他
們脫離痛苦,為他們負
責任,就像是一個明君
所做的一樣,這就是悲
心。
喜心與平等捨,是慈心與悲心的支撐有了喜心,則不論在何時何地,
不論是自己處於順境或是他人處於順境,都感到心喜:願一切眾生
永不離喜悅!大平等捨意指所蘊育的慈心、悲心、喜心,將平等的
供養給所有的眾生
「嘉華」(Gawa)是喜 「湯炯」(Tangjung)是平等

心
? 當有慈心與悲心時,喜心很自然的

捨
? 此一正念,正思維,應無物件的限

就在那兒了,因為不僅自己快樂時
感到歡喜,就是別人的快樂也可以
使你快樂。喜心來自於見到眾生快
樂或行善時,樂於見到別人處於順
境,樂見別人有正知,有效率,你
為他們感到快樂,可以分享別人的
快樂。
? 當沒有喜心,沒有菩提心,那麽類 ?
似嫉妒的情緒就會形成。 當見到
聽到別人比你成功、比你快樂時,
就受到嫉妒心的干擾。當別人擁有
你所沒有的東西時,你感到不舒服,
這其實是很嚴重的毛病。可是,假
如有菩提心,有很強的慈心與悲心,
那麽喜心很容易就會生起,就再也
不會因為見到別人的好,而感到嫉
妒及不愉快了。
19

制,並不限於朋友、親戚或敬愛的
人,而應包含所有的眾生。當然,
任何一個善行必先由個人層次做起。
一個健康的家庭,定然充滿慈心、
悲心與喜心,由自己推及親近的家
人和感受到你的關心而聚集在此的
人。
從這類親密的團體,再推及鄰居,
陌生人,乃至於敵人。應對所有的
眾生生起悲心,不管他是否是你的
敵人。悲心應超越人類,而及於一
切眾生,包括畜牲道及肉眼所不能
見的其他道眾生。由最高的天道眾
生到最低的地獄道眾生,都要能生
起慈心、悲心、喜心及平等捨之心,
這才是真正的大平等捨。
慈悲是一種高尚的心態,
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然而,在
?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能
人世間對
改變自私自利的後天形成
物質利益
的觀念,就無法做到慈悲
與名譽的
追求之中,
待人。慈悲的心可以溝通
根本無法
無限的能量;慈悲的行為
去理解和
可以引發無限的能量;慈
體會慈悲
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能
的真正的
內涵。
量場。
20
如龍欽巴尊者所說:源自真性(佛性),
慈悲的力量四面八方生起,完成別人的繁盛。
?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

能獲得的能量就有多
大;一個人如果慈悲
心常在,那心量也能
像宇宙一樣博大,就
會擁有無堅不摧的巨
大能量;一個修行人
在真正放下生死的時
候,心中懷著的是永
恆的慈悲。

21

? 人世間的以惡治惡,

無法起到根除邪惡的
效果;當一個人能用
慈悲心去感化敵人的
時候,那種能量是比
刀劍更強有力的步器。
以寬容與忍讓接納對
方的攻擊,以微笑回
應人們的諷刺與挖苦,
以包容對待他人的誤
解與過失。
不急不躁,忍辱不辯,對眾生之苦充滿
惻隱與憐憫之念,淡然而無畏,慈悲而
祥和,那就是覺者永恆的心態。
22

一切諸佛教法的心要--如果我們能夠發慈悲心,其他精神經驗將在我們身上自然生起。
慈悲是一種真實的能量
? 它能溶化人們內心的冰雪。對於人與人

之間的矛盾或修行人之間的間隔,無論
人們如何用人的辦法努力去消除,都不
會得到徹底的解決,這是因為人的辦法
缺乏能量。但是慈悲的力量卻能化解一
切冤緣,使人世間的一切因果回應得到
善解。慈悲之光勝過千言萬語,它能使
心靈之間的怨恨與間隔頓時消失於無形。
23
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
它能解脫自我的執著
? 因為佛性永遠存在於我們身上,所以我

們都能發起強大、無暇、寬容的慈悲心。
慈悲可以開放閉塞、僵硬的心,平靜狂
野的脾氣,轉化陰沉、墮落、負面的性
情。它帶引我們離開黑道——由自私和
挫敗創造的隱性監獄——走入光明。透
過對別人的慈悲,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
中心,而不再飼哺我們狂野的自我。慈
悲是對心的治療,透過它,我們可以發
現安詳。
24
擴展慈悲的修行
? 即使我們知道慈悲可以安全地將我們帶上真正

的道路,但我們發現,很難停止執著自我,因
而無法經驗到對別人的開放性。佛教的基本法
門是以簡單方式開始,然後打開向外的慈悲圈。
? 因此,我們必須對自己抱有健康的愛,照顧我
們的真正需要和福祉,當喜悅在心中生起時歡
迎它。我們必須欣賞身邊的人,照顧他們,切
身體驗熱心的態度,而非沒有付諸行動的語言
或模糊感覺。漸漸的,我們就能擴展慈悲的修
行。
25
慈悲並不表示憂慮
? 慈悲是心胸開闊的智慧和關懷,而憂慮

則根源於執著,削弱我們幫助別人的力
量。在對抗你最強大敵人(我執和我愛)
的戰爭中,再沒有比慈悲更好的盟友了。
就是慈悲,把我們奉獻給別人,不追求
自己的享樂卻去承擔他人的痛苦;就是
慈悲與無我智慧的聯手,徹底摧毀讓我
們生生世世流浪輪回苦海的虛幻執著。
所以,我們的傳統把慈悲視為覺悟的來
源和要素,及覺悟行為的核心。
26
要實際付諸行動才是真正的慈悲
? 藉著對一切如母眾生

發起強大的慈悲心,
可去除我們的嗔恨、
嫉妒、羡慕和貪欲。
慈悲心熔化了敵友、
你我、好壞的壁壘,
讓喜悅和安詳得以容
身。當我們的慈悲增
長時,比較容易放下
不斷分別的心。在慈
悲的開放中,可以轉
化混亂為清淨見,這
是心的本初智慧。
27

? 有個對受苦者發起慈

悲心的技巧是,把他
想成是你最親愛的朋
友或親人。想像你的
兄弟、女兒、父母或
摯友,正遭受同樣的
痛苦。你的心自然會
敞開,慈悲會喚醒你:
除了解除他們的痛苦,
你還能做什麼?現在,
把你的慈悲心,轉移
到那個需要你的人身
上。你會發現自己更
能自然地生起助人之
心,且付諸實行。
修我們的心,培養這麼一個利他的念頭,那
麼碰到任何的困難,都會變得非常渺小

唯有佛法能帶來真正的利益、
究竟的安樂,好好利用這難得易失的人身
28

More Related Content

你唯一的依赖就是那永恆不变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