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地理论
- 1. 中地理论 Central Place Theory
- 2. 1. 出自德國地理學家 克里斯徒勒 ( Walter Christaller) 2. 假設: (1) 地表 -> 均質平原 ( 原料到處都有且售價一致 ) 、只有同一性質的交通工具、運 費率相同 (2) 居民 -> 均質。生產者追求最大利潤,消費者追求以最小代價滿足最大需求 3. 商品圈:一家商店可能擁有的顧客之最大居住範圍 商閾:維持一家商店營運的基本顧客群居住範圍 商品圈與商閾的關係: 中地理论 Central Place Theory 商店倒閉 商店可生存 獲利多,吸引新店家投入
- 3. 4. 中地等級: (1) 中地:提供服務的據點 (2) 中地物:中地提供的 商品與服務 依價格和購買頻率來區隔不同等級 產品等級與市場區域的關係 * 高級中地提供低~高級商品;低級中地址提供低級商品 ▲ 商品供應量與需求量關係示意 商品等級 產品價格 需求頻率 商閾 舉例 越高 越高 越低 越大 汽車、珠寶、高級服飾 越低 越低 越高 越小 報紙、醬油等必需品
- 4. 5 、中地分布: ( 假設商品圈 = 商閾 ) 有顧客未被納入服務範圍 市場區域互相重疊 消費者以最小代價選擇較近的中地購物,重疊區被平分 1 、經濟活動最具效益的分布方式 2 、不符合現實,但可列為追求的目標 ( 例如:地方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