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第叁级产业
- 1. 零售業的區位 中地理論 1. 通訊技術革新 2. 電子貨幣使用 3. 物流與宅配 4. 生活習性改變 5. 消費意識提高 區位變遷 重視消費者的數量、分布、組成 住宅區型 市區型 郊區型 ( 量販店一次購足 ) 無店舖型 地租 、 交通易達性 為重要考量 第三級的產業區位變遷 傳統市場的衝擊
- 2. 工業化 都市化 便利超商 生鮮超市 購物中心 傳統零售市場的變革 貿易依存度高 原料、能源缺乏 主要貿易商品 荷: 米、糖(南部) 天津條約: 茶、樟腦(北部) 日治: 日本市場 進口替代: 必需品工業 出口擴張: 輕工業 1970 能源危機 : (重化工業發展受挫) 策略性工業、高科技 主要貿易國 交通便利、郊區 區域經濟的整合 台湾的第叁级产业發展過程 服務業 1990 產業升級 : 機械用具 2000 市場需求 :光學儀器、鋼鐵製品 現今中國印度需求 : 電子、資訊產品
- 3. 第 8 章 臺灣的服務業 第一節 服務業的空間分布與變遷 第二節 世界重要貿易國
- 22. 對外貿易的發展 對外貿易的發展 進口導向 1950 年代 光復至今 出口導向 重化工業 策略性工業 高科技產品 1960 年代 1970 年代以後 小麥、棉花、紡織品和生產原料是這個階段主要 的進口商品 出口商品以紡織、 鞋帽、玩具、家具、收音機等輕工業製品為主 機械、電子、資訊等高科技產品出口為主
- 27. 貿易伙伴 貿易伙伴 臺灣 日本 出口 進口 美國 出口 進口 1960 年代以前 對美貿易逆差 ; 對日貿易順差
- 28. 貿易伙伴 貿易伙伴 日本 出口 進口 美國 出口 進口 1960 年代中期 對美貿易順差 ; 對日貿易逆差 臺灣
- 29. 貿易伙伴 貿易伙伴 日本 出口 進口 美國 出口 進口 1980 年代上半 臺灣 歐洲與東南亞 臺港貿易 新臺幣大幅升值
- 30. 貿易伙伴 貿易伙伴 日本 出口 進口 美國 出口 進口 1987 年中國開放貿易 臺灣 歐洲與東南亞 兩岸間接貿易
- 31. 與 臺灣 的貿易總額達到 1,158 億 美 元,占 臺灣 對外貿易總額的 27.2 %。 貿易伙伴 中國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 2006 年
- 33. 区域经济整合 区域经济整合 2003 年東協各國領袖與中日韓三國簽訂協議,希望仿效 歐盟,在 2020 年前成立「東協經濟共同體」,使整合區域 擴大至東亞。 臺灣卻因與中國的 政治問題而被阻擋在外。 「邊緣化」危機